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遠見】長庚科大巧手慧心 撫平顏損者傷疤

2022/04/01

顏損者與燒燙傷友的容貌損害,長期受到他人異樣眼光。長庚科大團隊 利用遮瑕與仿真假體,助顏損者自信走出去。

素貞大姐(化名)的臉被硫酸波及,留下了永久的傷疤,也失去一邊的耳朵。她總用頭髮把耳朵遮住,擔心著別人異樣的眼光。曾經,她帶著義耳、打扮漂亮地去吃婚宴,義耳卻當眾掉了下來,讓她羞愧地無地自容。

當初來到長庚科大時,她還有點害怕,但經由師生的巧手,畫了漂亮的妝,並裝上仿真、客製化的義耳,再次看到鏡中的自己,她重展笑顏地說:「我等了37年,終於可以戴上耳環了!」

14年來,長庚科大透過「遮瑕修飾化妝」與「仿真美觀假體」,幫助顏損與燒燙傷友重建形象。不僅撫平身體上的傷痕,也撫慰他們受傷的心。這項「破繭而出的形象曙光」計畫,最終獲得「2022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」福祉共生組首獎的肯定。

遮瑕+假體,為傷友重建形象

「那種痛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體會的,」長庚科大化妝品應用系副教授陳姿吟說,顏損與燒燙傷友的容貌損害,長期受到他人異樣眼光,有時甚至是歧視。像是曾有一位傷友搭計程車,將車資遞給司機,司機害怕有肢體接觸,將找回的零錢直接丟在地上,傷友下車後蹲在原地大哭許久。

看見了傷友們身體與內心的傷疤,長庚科大團隊決心由「遮瑕修容實務」課程出發,攜手陽光基金會,投入傷友形象重建工作。

當傷友來到學校,師生會與傷友進行一對一的諮詢,根據不同的皮膚問題,客製化地設計保養、上妝等方式。團隊也簡化步驟,並慢慢教導傷友,讓其能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行操作。

然而,光是這些還不夠。在這些年的服務過程中,團隊發現許多傷友帶有身體上的缺損,就算有假體可以配戴,但不管是材質、外觀等都不真實,尺寸、膚色也不符合每個人的狀況,但客製化假體市場小、無商業利潤,廠商大多不願投入,致使問題一直無解,傷友也始終對身體上的缺陷感到自卑。

於是,五年前團隊開始「仿真美觀假體」的研發與教學。為了讓假體如同真的手指、耳朵等器官一樣,連紋路都講求栩栩如生,但這也讓團隊吃足苦頭。尤其,每一個假體都是純手工製作,當模具灌入醫療矽膠時,需要漫長的等待塑形,只要有一點小瑕疵、氣泡就得重來。

陳姿吟表示,假體耗材所費不貲,有賴校方長期支持才有辦法持續。仿真美觀假體的成功,在去年順利登上台灣醫療科技展,也獲得許多醫院的關注,連南亞塑膠公司都親自打電話希望提供協助,為假體製作邁出一大步。未來待技術成熟後,更期望擴展到醫療、殯葬、影視、美容等產業。

接觸傷友,心理與技術須同步培訓

一般人初次見到顏損傷友,可能會感到恐懼,也因為不了解彼此,不知如何互動,如何培訓與傷友第一線接觸的學生,顯得格外重要。

陳姿吟坦言:「學生們如此年輕,一開始可能也無法同理,甚至感到害怕,」因此,在課程安排上,會從心理與技術層面雙軌進行。

除了針對技術層面,包含顏損與燒燙傷的皮膚問題、保養化妝、人體特效等培訓外,在第一堂課時,老師會讓學生戴著壓力頭套、手套,嘗試在餐廳、走廊等學校各處走動,體會傷友與他人互動,以及受到異樣眼光的心情,並納入心理關懷課程,教導學生與傷友溝通、詞語掌握等,最後投入公益服務。

陳姿吟提到,原本擔心學生在服務時,會因害怕無法適應,他們的表現卻格外熱情。像是一位學生曾以高跪姿跪在傷友前,慢慢安撫著傷友緊張、抗拒的情緒。「身為老師,我的身段都沒這麼軟,真的深深地在旁邊反省,是學生給我上了一課。」她說。

此外,當學生技法嫻熟後,為了讓其能向外發展,團隊也輔導學生進行微型創業,像是紋繡眉接案,並與整形外科診所合作,給予後續衍生醫療問題的支持。

如今,長庚科大的團隊已走了14年。看著來到學校的傷友,從一開始的遮掩害怕,到走出去的自信笑容,以及學生們在前線上的成長,都讓陳姿吟感動地說:「我想我們的教育真的成功了!」

相關連結:【遠見】長庚科大巧手慧心 撫平顏損者傷疤

瀏覽數: